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语言 sockaddr和sockaddr_in案例详解,本篇文章通过简要的案例,讲解了该项技术的了解与使用,以下就是详细内容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
struct sockaddr # 160和# 160;struct sockaddr _ in # 160这两种结构用于处理网络通信的地址。
一、sockaddr
Sockaddr在头文件# includeletsys/socket . HGT;定义,sockaddr的缺陷是sa_data混合了目的地址和端口信息,如下:
struct sockaddr { sa_family_t sin_family;//地址族 char sa_dataHTOL()的功能与htons()相同,但它适用于32位(长型),而htons()适用于两个字节和16位(短型)。; //14字节,包含套接字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信息 }; 二、sockaddr_in
Sockaddr_in在头文件# includeletnetinet/in . HGT;或者# includeletarpa/inet . HGT;定义,这种结构解决了sockaddr的缺陷,将port和addr分别存储在两个变量中,如下:# 160;
Sin_port和sin_addr必须都是网络字节序(NBO),一般可见的数字是主机字节序(HBO)。
三、总结
两者长度都是16字节,也就是占用相同的内存大小,所以可以相互转换。它们是并行结构,sockaddr_in结构的指针也可以指向sockaddr。
Sockaddr常用作bind、connect、recvfrom、sendto等函数的参数。,并指示地址信息。这是一个通用套接字地址。#160;
Socdr _ in是socket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地址形式。所以在网络编程中,我们会操作sockaddr_in结构,使用sockaddr_in建立所需信息,最后使用类型转换。一般先赋值sockaddr_in变量,然后强制类型转换后传入以sockaddr为参数的函数:sockaddr_in用于socket定义和赋值;Sockaddr用于函数参数。
例子如下:
#include lt;stdio.hgt;#include lt;stdlib.hgt;#include lt;sys/socket.hgt;#include lt;netinet/in.hgt; int main(int argc,char **argv){ int sockfd; struct sockaddr_in mysock; sockfd = socket(AF_INET,SOCK_STREAM,0); //获得fd bzero(amp;mysock,sizeof(mysock)); //初始化结构体 mysock.sin_family = AF_INET; //设置地址家族 mysock.sin_port = htons(800); //设置端口 mysock.sin_addr.s_addr = inet_addr("192.168.1.0"); //设置地址 bind(sockfd,(struct sockaddr *)amp;mysock,sizeof(struct sockaddr); /* bind的时候进行转化 */ ... ... return 0;}
题外话,两个函数htons()和inet_addr()。
Htons()用于将端口号从主机字节顺序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的整数值。(主机到网络)
inet_addr()的作用是将一个IP字符串转换为sockaddr_in.sin_addr.s_addr的网络字节顺序的整数值。
inet_ntoa()的作用是输出一个sin_addr结构作为IP字符串(网络转ascii)。例如:
printf("%s",inet_ntoa(mysock.sin_addr));
[14]
与htonl()和htons()相对的两个函数是:ntohl()和ntohs()。#160;
本文关于C语言sockaddr和sockaddr_in案例的详细讲解到此为止。有关C语言sockaddr和sockaddr_in的更多信息,请搜索SOCKET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。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SOCKET!
精彩评论